观点

面对经营压力,如何减员增效?

2021-07-03 14:39

现代管理学的兴起时间并不长,是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开始兴起的,虽然兴起时间短,但管理学科的兴起,已经是人类有记载的8000多年的历史中,最重大的标志性事件了,它标志着人类社会实现了一次重大的转型,进入一个多元化的机构型社会——管理成为这个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器官。管理作为一种实践、一门学科,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掀起了一股热潮,这股热潮在60年代的西方国家达到了巅峰,使得管理学科广为人知,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又在中国兴起了热潮。2013年以后,移动互联网在中国蓬勃发展,数字化浪潮让管理学热潮变得偃旗息鼓。


移动互联网经过8年多时间的快速发展,技术和应用已经开始成熟,再通过初期的跑马圈地、野蛮成长的方式,企业很难再获得增长。可增长又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8年多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已经被吃得差不多了,再往下发展,就不再有做简单的业务就能赚钱的好事情了。


跑马圈地、野蛮生长阶段,管理的创新并不太为人所重视,获得顾客,获得业务,占领市场才是要务。但市场环境改变了,优化组织,提升效能,以新的管理思想重塑组织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了。


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管理学开始重新温习和认知,这样,企业付诸实践新管理时,才能够获得更高的效能。


首先,管理是一门学科,这意味着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更不是计量方法和行为科学,这些仅仅只是可供管理人员利用的工具,它们仅仅是管理者的工作或可供利用的工具的一部分。管理学付诸实践的不是经济学,举个例子:这就像医生付诸实践的并不仅仅是验血一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也不是行为科学,就好像生物学家付诸实践的并不仅仅是显微镜一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也并非计量方法,这就好像律师付诸实践的并非总是判例一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


管理是一门学科的含义之一是:有些专门的管理技巧是专门隶属于管理学,而不隶属于任何其它学科,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比如说“组织内部沟通”、再比如“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决策”、我接下来要讲的“效能至上,从大部门到小组制的组织变革 ”、“绩效创新”等等也是隶属于管理学科的内容。


关于管理学科的概念,由于篇幅有限,我就先讲到这里,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购买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去了解管理学科的发展。


在国内,比较早实施把企业的部门拆散,变成小组制工作模式的韩都衣舍创始人赵迎光,用这样的一段话来形容互联网:对企业来说,互联网不是多了一个渠道,事实上,互联网是一场革命,传统的渠道是“陆地”,互联网则是另外的一个世界,是“海洋”。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加速了温室效应,海洋在慢慢地扩大,不断侵蚀陆地,对于大部分行业,特别是消费品行业来说,O2O不是Online To Offline,而应该是Offline To Online。“很多线下企业,现在还在陆地上,不识水性,但是面对的现实情况是,水在慢慢地上涨,陆地越来越小,海洋越来越大”。陆地世界是板块区隔的,海洋世界却是水域相通、连成一片的。从陆地世界到海洋世界,因为经营环境变了,市场属性变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在连片的海洋里面,如果企业的管理和组织,还是采用板块状的部门制,而不是利用技术将企业的部门分成小组,放到大海中四面出击,寻找最佳海洋栖息地,那必将被淘汰。


通过移动互联网的连接、技术和工具的发展,钉钉、企业微信等等协同办公软件的成熟,小组制是最适合现在的企业实施的模式,


像韩都衣舍采取的是每三个人标配组成的一个小组,三到五个小组是一个大组,三到五个大组组成一个部,部之上则是品牌。由于各个品牌的规模不同,旗下的架构也不一样,由于小组之间的关系是竞合的,既有合作,又要竞争,因为每天都有排名。同时,公共平台的力量和资源是有限的,这就存在一个给多给少、优先次序的问题,需要主管和经理进行协调。韩都衣舍创始人赵迎光格外看重这种“倒逼”机制:对于小组来说,充分感受到市场的压力,倘若业绩不好,一是影响收入,二是影响排名,排名涉及荣誉感,三是影响小组的稳定性,如果你做得不好,组员可能就会跳到别的小组;对于公共部门而言,小组整天都在和公共部门、后台部门互动,比如摄影部、人资部等,这样就把压力传导到了公司内部,使内部机制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对于主管和经理来说,在面对统筹协调问题时,必须给出合理的理由,由此逐渐形成管人的意愿与能力。从大部门制切换到小组制,效能曲线是一个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的过程。因为在部门制下,部长做决策,员工做执行,在专一业务上,其效能一定是比小组制高的,而拆开之后,每个小组的头都是一个部门长,都要操心经营的问题,要去试错,肯定需要一段时间过渡,而等整套系统的能力具备了之后,效能又会高上去。


韩都衣舍这样的小组制的模式,是非常符合效能至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组织管理新思维的,而企业的品牌部,是非常适合实施小组制的部门,原因有三个。


第一个原因,品牌部的工作和职责清楚,


第二个原因,品牌部拥有其部门的专业性


第三个原因,品牌部承担的工作重心是塑造和向外输出的工作。


企业可以根据据自身的规模和品牌的多少,将大部门转换成1个或多个小组制,每个小组为成果和绩效负责,整合外部的资源来为公司的品牌服务,下一讲,我将讲到企业的品牌小组织如何跟外部进行协作。



(全文完)

合作答疑说明

选择一家合作公司,就是选择一种哲学,一种价值观,一套方法论
点击详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