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哲学带给用户运营的启发!
在当今商业世界的热词中,如果要选出10大热词,做一份排行榜的话,“用户运营”这个词语,肯定能入选热词榜前三甲,用户运营这个词语实在是太热了,每一个新媒体从业人员、营销人员、市场负责人员,创业者都在讨论用户运营,参与任何一个有数字化意识公司的讨论会议,或者你旁听一下咖啡厅里面正在交流讨论商业问题的从业人员,都会涉及到如何做好用户运营的话题。
话题会细到内容、活动、连接、用户管理、用户分组、用户留存、用户触点优化等等方方面面。而越深入用户运营的话题,市场从业人员会发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一定要尽可能的拿到关于用户多维度的数据,有了用户多维度的数据,在市场营销中选择内容、渠道、触 点、触达时间、触达频次就可以做到千人千面。
现在,关于用户运营,已经在有数字化基因的公司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也是最复杂的体系。像阿里的数据银行、决策中心,有很大部分的数据,也是以用户运营作为逻辑起点。用户运营做得越深入,就使得用户之间越割裂,运营越来越碎片化。每个公司都有用户运营的指标,花多少钱就必须获得多少的用户。而碎片化的运营,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极大,效率又不高,为了完成指标,逼迫得负责用户运营的团队,不得不作假,如果你去关注一下类似于京东、宝洁、百度这样的公司,并多关注一下他们在互联网上的用户运营,你就会看到他们负责在用户运营的团队数据造假上有多么的严重。
是什么原因让市场负责人员,明知道这样无序化、碎片化、指标化的方式运作,最后未必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他们依然还是日复一日的做着这些工作,并不断的放大碎片化运营的价值和好处,跟公司要更多的人和更多的钱,让公司做千人千面、做碎片化的运营?
这个问题,我们先放一放,稍后我们再来回答,来看看科学哲学史的简要发展,对我们更深入的认知这个问题,改变运营的思维意识会有帮助。
在公元前300年至公元1600年间,主宰西方认知和观念的是一套由亚里斯多德所建立的观念系统,亚里斯多德和他同时期的科学哲学家持有的认知和观念,和我们今天所信奉的观念,有着根本的差异:
亚里斯多德和他同时代的科学哲学家以及当时的知识分子对宇宙是这么认知的:
1、地球位于整个宇宙的中心
2、地球是静止的,也就是说,地球不绕着任何天体,包括太阳转,也没有绕着轴心转动。
3、月球、行星、太阳绕着地球转,大约每二十四小时转动一圈。
4、在月下区域,也就是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区域中,有四种元素:土、水、气、火。
5、在超月区域,也就是月球之上,包括在月球、太阳、行星和恒星所在的区域,全部是由第五种元素,“以太”所构成。
6、每一种基本元素都有一种本质,这个本质就是该元素为何如此运作的理由。
7、每一种基本元素的本质,反映在这种元素的趋势上。
8、土元素的本性也朝向宇宙的中心运动,因此石头会直直落下,因为地心为宇宙中心。
9、水元素本性朝向宇宙中心,但其趋势不如土元素。所以水与土混合之后,虽然两者都往下沉,但最终水会在土之上。
10、气元素的本性朝向在地与水之上、火元素以下的地带,因此空气吹入水中会成为泡泡浮出水面。
11、火元素的本性趋向远离宇宙中心,因此火会向上燃烧、穿过空气。
12、构成行星、恒星的以太元素,其本性趋向进行完美的圆周运动,所以行星和恒星会持续以圆周运动绕着地球,也就是绕着宇宙中心运动。
13、在月下区域中,正在移动的物体将自然地趋于停止,一方面是因为其构成元素已经抵达它们在宇宙中的自然位置,或因为某些东西,比如地球表面阻止这些物体继续朝它的自然位置前进。
14、除非有其它运动源头,不管是自发运动,比如说朝向宇宙中的自然位置前进,或者源自然部的运动源头,就像把笔推过桌面面一样,否则静止的物体会维持静止。
到了17世纪初,由于发明了望远镜,出现了新的证据,主宰西方认知和观念体系由亚里斯多德的观念体系,变成了牛顿新建立的认知和观念体系,牛顿的新建立的认知和观念体系是这样的:
1、地球沿轴心自转,每一圈约二十四小时。
2、地球和行星以椭圆轨道环绕太阳。
3、宇宙大约有100多种元素构成。
4、物体主要依外在力量运行。比如重力,石头会往下落是因为重力的原因。
5、构成行星和恒星等天体的元素和地球没有差别,一模一样。
6、牛顿用万有引力阐述了地球上物体的运行法则,比如说运动的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的情况下,他会倾向持续运动,这一法则对于行星和恒星都是相同的。
除了以上所列举的六条,还有上千个认知观念,形成了人们的世界观。
目前,我们大多数人的认知观念里面,信奉的是牛顿给我们塑的共识和世界观,我们思维共识里面,已经相信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我们所处的银河系也仅仅是上千亿个星系中的一个,连巨大的银河系也不是宇宙的中心。
从亚里斯多德到牛顿,每一个时代,都会随着科学和科学哲学的发展,而产生新的认知。
科学和科学哲学的发展,让人们除了通过万有引力、相对论及各种理论去探究宏观宇宙的存在形态,我们也展开了对更微观的世界去探究,去探究分子、原子,原子核……等等看不到的微观世界。
从科学和科学哲学的发展史的了解,你会发现,科学是不断的去探究和用尽可能的手段去逼近真相,而科学哲学是在建立人类对问题认知的共识之上,并非是真正的真相。
在商业世界中也同理,用户运营好比是科学,我们从微观层面探究世界、逼近商业的真相,而建立用户共识,好比是科学哲学,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用户相信的观念和认知体系。
当你的运营被碎片化了,除了做用户运营,需要同时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像塑造科学哲学体系一样,去塑造我们品牌的用户共识,不断迭代用户共识机制,形圈层共识。在共识基础上,加上更微观的解剖用户运营。这是在圈层商业世界里,最高效的成就品牌和独角兽企业的武器。